血细胞形态破译死亡密钥
请扫码观看
本视频围绕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(APL)展开,通过临床案例介绍其 **“一高两低” 的血常规特点 **(WBC 升高,RBC、PLT 降低)及明显出血症状;解析了其血液学特点(含奥氏小体、DIC 凝血异常)和骨髓特征(异常早幼粒细胞≥20%,有粗颗粒、蝴蝶核等);重点阐述了治疗革命,即 1986 年后 ATRA 靶向药物联合砷剂应用,使缓解率从 1980 年前化疗的 30% 提升至 2020 年后精准治疗的 > 95%,其中王振义教授发现 ATRA 疗效并放弃专利,张亭栋教授基于《本草纲目》探索砒霜(三氧化二砷)的治疗机制,二者推动 “上海方案” 形成,而 APL 主要遗传学异常为 t (15;17) 形成 PML-RARA 融合基因,检验在其诊断和治疗中起关键作用。